人体中的微量元素——硅(Si)

        硅是第14号元素,原子量28,09,硅作为半导体材料,在电子工业和信息领域有广泛的用途。硅过去叫矽,在地壳中的含量约占25,796,仅次子氧而居第二位。这是因为,地壳中花岗岩占有很大比重,而花岗岩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硅。其他岩石中也程度不同地含有二氧化硅。

        一提起硅,人们会想到矽肺病,这是由于工人在充满硅粉尘中长期劳动,粉尘   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而引起的职业病。然而,硅又是人体必需元素,成人体内含硅总量约为18克,每天需要量约3毫克,吸收率约1%。

        硅在上世纪70年代才被列为是人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。硅是生物体骨组织、软骨组织、结缔组织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。硅在动植物生活中都是很重要的,植物的灰分和入类的骨骼中都有硅。人体不同组织中含硅量不同,在皮肤及主动脉、气管与肌腱中最多,皮肤中的含量随龄的增加而减少。能被人体利用的硅存在于单硅酸、果酸、黏多糖等化合物中,许多动植物含有些化合物,通过食物被人体吸收利用。硅容易被吸收,食物中和饮料中的硅酸通过粪便和尿排出,由于各种食物都含富的硅,因而通常不会缺乏。


        硅最外层有四个电子,它和其他元素化合时,有4个共价键,因此,硅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稳定性,有助于结缔组织和膜的稳定。硅和氧结合成互相交替的长链,可将多糖和蛋白质之间有机地联结起来。因此,有人把硅称为生命的“交联剂”。现代医学应用硅作原料,制成许多人工脏器,如人工关节、人工心脏、人工气管等等,在脏器移植中起很大作用,使一些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。

(一)硅的主要生理功能

1.硅与黏多糖的合成有密切关系。黏多糖又叫氨基多糖,是氨基酸与单糖或糖醛酸聚合而成的混合多糖,是结缔组织、黏液的主要成分,具有保护、黏合、减少摩擦、维持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强度和弹性等生理作用。皮肤和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中,都含有硅元素。

2.硅能促使骨骼的生长发育。在骨化过程中,硅和钙的含量呈正相关,硅具有促进骨骼钙化成熟的作用。有人作过这样的实验:给缺硅的鸡,喂以含硅不百万分之一的饲料,结果鸡未得到充足的硅,出现生长停滞,骨的发育和羽毛的生长都很差;而当饲料补充到百万分之三十的硅时,则可防止鸡发育不正常的现象,并使体重加了35%。

3.硅能防止血管硬化,维护血管的正常功能,调节血管壁的通透性,促进血管中弹性纤维增生,防止动脉硬化。动脉硬化病人硅的血清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。同时正常人的硅含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。从中显而易见必需微量元素硅与人的寿命之间的关系。常饮矿泉水的老人,一般身体健康,寿命较长,可能与矿泉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可溶性单硅酸有关。

4.硅能维持皮肤健康美丽。硅能激活催化胶原蛋白分子交互链形成的水解酶,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,有效提高胶原蛋白的含量,维持立体网状结构特征,从而恢复皮肤的柔顺性、弹性和保水功能。

5. 硅能拮抗铝的毒性作用,增加铝的排泄。硅和铝的拮抗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生物意义。硅参与胶原的生物合成,增强胶原中脯氨酸羟化酶的活性,铝可以取代该酶辅因子中某些金属离子的位置,抑制酶的活性,而当硅酸存在时可减少铝的这种有害作用,减少了铝的生物毒性作用。

(二)缺乏硅的危害

1.骨质发育不良,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。如:骨异常、畸形、牙齿釉质发育不良,生长缓慢。

2.对成年人来说,可导致血管的通透性下降及弹性降低,易发生冠心病和动脉硬化。

3.致骨质疏松,指甲脆弱。

4.硅代谢异常,关节炎,癌症,麻风病,结核,糖尿病,甲状腺肿。

(三)人体对硅的需要量

目前尚无明确的人对硅的需要量,美国人饮食中硅的平均摄入量据估计每天约1克。

(四)需补充硅的人群

关节炎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肝硬化患者,可以缓解病情。

(五)硅过量的危害

1.硅过量对人体是有害的。如吸入矿物粉尘(二氧化硅)引起的矽肺(硅肺),硅微粒先是刺激泡中的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,巨噬细胞吞噬硅尘死亡,又引起相邻的成维细胞受刺激而合成胶原,形成矽肺。因此,硅的吸入量不能过高,在粉尘大的环境中,要注意保护自己。

2.对骨骼发育不利。

3.可能在泌尿道沉淀而形成结石。

4.导致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。

(六)摄取需知

1.补钙的同时应注意摄取硅,才能较好地预防骨质疏松。

2.啤酒中富含大量的硅,易被人体吸收,适量饮用啤酒,可以帮助保持人体骨骼强健。

3.在谷物制成高精度的产品(如精米、白面)后,其大部分硅就被丢失了。

4.在通常食物含硅量的水平上,硅不会产生毒性。

5.锌具有抗石英溶血作用,补充硫酸锌、葡萄糖酸锌对矽肺防治有一定意义。

长期以来,人们一直认为砷是一种剧毒的物质。一提到砷,有人还会“谈虎色变”。因自古以来,人们对砒霜(三氧化二砷)的剧毒性印象极为深刻,不少人死于不到半克的砒霜之下。19934月,在贵州西南地区发现世界罕见的大面积砷中毒,病区覆盖二百万人的居住区域,当时病人数以千计,仅兴仁县交乐乡就有四十二人死亡,造成中毒的原因是当地一些乡村小煤矿出产的煤含砷量极高,燃煤时所产生的无色烟尘污染了人的皮肤、食物和饮水。后来查明这些无色烟尘含有高浓度的三氧化二砷,即最著名的毒药——一砒霜。

但是,不是所有砷的化合物都是剧毒的。砷的毒性因其价态及其化合物的溶解度的不同而差别很大。单质砷无毒,三价砷毒性要比五价砷大100倍以上。另外,三氧化二砷较三硫化二砷、砷酸等易溶于水,毒性较大,而后两者毒性较小。若生物体内的砷被甲基化后毒性反而下降(这与汞和铅的情况相反),同时排泄速度加快,这时体内三价砷的毒性被抑制,其结果是体内大部分砷被无毒化了。

有趣的是古希腊时代把砷盐长期用来治疗贫血或作为动物的强壮剂,还用各种有机砷化物促使家禽和猪健壮的成长。瑞士库尔地区的山区居民把1-2克的天然砷(可能是五价砷酸盐)任意塞入嘴里,在家里也常把它撒在涂有黄油的面包上食用。他们把砷看作是强壮剂和造血剂,结果也未发现健康上有什么异常现象。

微量的砷在体内不但无明显毒害作用,还有某些生血刺激作用和促进组织、细胞生长的功能。但就砷本身的生物化学本质来讲,它仍然是一种原生质毒物,它能使体内很多重要酶的活性以及细胞呼吸、分裂和繁殖受到严重干扰。砷是一种胞浆毒物,对蛋白质的巯基具有巨大的亲和力,可与体内许多参与重要代谢的含巯基的酶;特别是丙酮酸氧化酶的巯基相结合,使其失去活力,而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,造成广泛的神经系统和肿、肾、脾、心肌的脂肪变性和坏死,过量的砷化物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癌症。

急性砷中毒常由误食砷杀虫药、吸入大量含砷粉尘或气K中含砷量过高等因素引起,主要表现为口内出现金属味,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频频腹泻、大便水样带血、中毒者发生脱水、血尿,并很快出现休克。如不及时抢救,可在24小时内死亡。

慢性砷中毒是在环境砷污染情况下,长期经食物、饮水及空气接触较少量的砷化物,经过数年甚至几十年的体内蓄积才出现的中毒表现。症状为食欲不振、体重下降、下痢或便秘、胃肠道障碍、末梢神经炎、鼻黏膜萎缩、嗅觉减退、听力障碍、结膜炎、皮肤角化症或黑皮症、有时会引起皮肤癌、台湾黑脚病等。

砷中毒的治疗:换血,注射二巯基丙酮,进行透析。

预防砷中毒:硒与汞、砷、镉呈拮抗作用,硒可以显著地抑制和减弱汞化物毒性,抵消和预防砷和镉的毒性,适量补充硒对预防砷中毒有积极作用。